地下水環境保護是支撐水環境質量系統改善、實現水土污染協同防治的重要方面。地下水監測是地下水環境保護工作的“眼睛”。如何擦亮這雙“眼睛”?今年全國兩會上,民革中央專門提交提案,呼吁補齊地下水監測短板,確保地下水環境安全。
近年來,我國越來越重視地下水環境監測工作。在《地下水管理條例》《“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均對“加強地下水監測站網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國地下水環境監測網也日趨完善。但不可否認的是,與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地下水環境監測網絡體系相對比,當前我國地下水環境監測網絡體系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提案分析指出,一方面是地下水環境監測網絡在新型地下水環境問題監測方面存在疏漏;另一方面是現有標準規范難以支撐國家級地下水環境監測網絡的建設與運行;此外,監測網信息化水平及其對環境管理的精細化支撐不足。
為有效解決以上問題,民革中央在提案中提出三方面對策建議。
首先要加強對新型地下水污染問題的監測評估。提案建議,將監測對象由傳統污染物向新型污染物擴展,注重對新型污染物監測方法和數據分析方法的研究。在傳統的地下水型水源地和七大類重點污染源監測的基礎上,綜合考慮頁巖氣開發、地熱能利用等地下深層生產活動的影響,加強對人為擾動強烈的地下水超采區、回補區,以及依賴于地下水的生態脆弱區的監測。同時重視地表水-土壤-地下水的協同監測與評價。在填埋場、畜禽養殖場等典型源周邊加強對新污染物的監測,合理設定常規指標、特征指標,確保例行監測數據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二是建立健全“站網設計—建井采樣—數據分析—運行維護”全鏈條的技術標準體系。提案呼吁,梳理分析國土與水利部門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系列技術指南文件,借鑒地表水等監測網絡體系的建設路徑,進一步完善滿足地下水環境監測需求的點位設計、監測井建設、樣品采集保護、數據分析及運行維護等各環節標準體系,實現對地下水監測網絡建設與運行全流程的技術支撐。
三是協同推進數據的共享、信息化與深度挖掘,提升地下水污染風險的決策管理水平。提案進一步指出,建立基于污染源排放、水文地質、水質監測數據為一體的國家地下水環境數據庫,構建監測數據采集傳輸、水質綜合評價、污染趨勢研判、預警預報與成果展示的信息化平臺,深度挖掘基于“源-路徑-匯”數據的污染成因與趨勢規律,支撐污染源管理與環境治理,提升地下水生態環境監管水平。
來 源|“團結報團結網”微信公眾號
作 者|周福志 制 圖|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