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調研”,也就是年度重點考察調研,是中共中央委托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就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建言獻策的重要活動,通過深入調查研究,提出意見和建議,以調研報告等形式向中共中央提出意見和建議,為黨和政府決策提供參考。“大調研”一般每年一次,由中共中央統戰部組織,各黨派團體實施,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參與,地方黨委和政府提供支持。
今年“大調研”活動已經陸續拉開帷幕。讓我們跟隨媒體記者的“第一視角”,看看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考察團的“大調研”有何動作,有何收獲?
中共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發展物聯網,建設高效順暢的流通體系,降低物流成本。”流通領域深化發展存在哪些難點、堵點?如何實現科學謀劃和制度創新,進一步加快推動現代流通體系高質量發展?近期,受中共中央委托,民革中央調研組圍繞“加快建設高效順暢的現代流通體系,暢通國內大循環”,在河南、廣東開展2024年度重點考察調研。
此次考察調研由民革中央主席鄭建邦、常務副主席何報翔帶隊。
“近年來,河南、廣東大力構建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流通網絡體系明顯優化,流通樞紐地位持續提升,有著豐富的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經驗。”調研組介紹,民革中央希望通過調研了解地方關于扎實推進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的實踐經驗、成功做法,以及應對問題、挑戰的思考和對策建議,為中共中央決策提供參考。
2020年7月,鄭州獲批建設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范工程,旨在促進中歐班列開行由“點對點”向“樞紐對樞紐”轉變。幾年過去,這里發展如何?
“開行數597列,班列服務企業6200余家,帶動就業9.3萬余人……”調研組來到鄭州中歐班列集結調度指揮中心,大屏上跳動著中歐班列的實時數據。從汽車到食品,中心大廳展示了河南銷往國內外的各類商品。
調研組在中歐班列集結調度指揮中心調研。
調研組成員詳細詢問班列當前運行情況和面臨的問題瓶頸。中心負責人介紹,目前,中歐班列鄭州集結中心已拓展形成“23個境外直達站點、8個出入境口岸”的國際物流網絡體系,運營網絡遍布歐盟、東盟等地40多個國家和地區140多個城市,初步實現“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境內外物流網絡布局。
“鐵路物流基地、專用線等集疏運網絡建設進度緩慢,跨運輸方式高效銜接仍存在堵點。”中心負責人坦言。調研組認為,要科學制定數據交換標準,加快提升行業數智賦能水平,助力打通流通數字化銜接鏈條。同時,加大對鐵路土地綜合開發的政策支持,推進物流場站建設開發。
在流通過程中,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缺一不可。來到萬邦物流城,調研組看到貨運卡車進進出出一派繁忙景象。
調研組駐足一家掛有“全球直采”標語的水果經銷店門口,店家負責人說:“近幾年,消費者對泰國等地的榴蓮需求旺盛,物流效率提升帶動價格走低和品質提升。批發價如今每斤十幾元,這幾年每年銷售量平均增長了約50%。”
“降本增效是關鍵。”談及企業經營壓力,這位負責人說,希望通過高鐵物流等更便捷的流通方式銜接現有體系,這樣不僅能推動水果產品的品質和性價比繼續提升,也能進一步促進企業節能挖潛、降本增效。
調研組建議,應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比較優勢和組合效率,促進形成“宜水則水、宜陸則陸、宜空則空”的綜合運輸新格局,進一步提高多式聯運的集聚效應。
當前,全球貿易和產業分工格局加速調整,我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流通在更高水平上支撐國內國際雙循環。應對“大考”,傳統流通業該如何轉型?
在鄭州機場北貨運區,機場打造的電子貨運信息服務平臺,已實現20余種紙質單證線上辦理,減少成本同時提升了業務效率。
調研組成員認為,應把握好國家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的契機,持續加強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創新投入水平,加快流通領域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推動流通產業從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技術、數據、高素質人力資源密集型產業轉變。
統一大市場配套制度有待完善,數據開放共享仍有堵點,流通網絡布局結構性矛盾突出……在河南召開的座談會上,有關部門介紹了加強多式聯運工作、完善農村商貿流通體系等方面的經驗、流通領域的規劃和痛點堵點。調研組表示將對這些問題進一步分析研討、歸納總結,力爭從政策層面加以求解。
調研組在鹽田港聽取相關情況匯報。
在廣東期間,調研組前往鹽田港、深圳國際綜合物流樞紐中心等地考察調研,深入了解廣州和深圳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情況。調研組認為,廣東流通主體創新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提升,現代物流運行體系基本建成,建議繼續聚焦“高效、順暢、現代、體系”補齊短板,著力推動現代流通體系軟件和硬件建設再上新臺階。
據悉,為扎實做好調研,民革中央召開了中山議政會,對調研主題和內容進行論證,梳理形成問題清單和重點關切,并委托部分民革地方組織開展補充調研。下一步,調研組將充分梳理吸收此次調研成果,并形成報告積極建言獻策,為推動加快建設高效順暢的現代流通體系貢獻力量。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加快建設高效順暢的現代流通體系——民革中央2024年度重點考察調研觀察)
來 源 _ 新華社
作 者_ 高 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