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伴著和煦的春風,貴州省納雍縣總溪河畔的萬畝櫻桃林漸次褪去“白紗”、披上“綠裝”,點綴其間的珠玉般的小果子也在積蓄著力量,準備朝著惹人憐愛的瑪瑙紅進化。這兩天,這里還將迎來一批從全國各地遠道而來的親人——參與幫扶納雍工作的民革各級組織負責人和代表。
1991年,納雍被確定為民革中央定點扶貧聯系縣,自此,民革和納雍的情誼“接力棒”代代相傳。“納雍不脫貧,民革不脫鉤;納雍脫了貧,民革不斷線。”在民革全黨數十年如一日的傾情幫扶下,納雍逐漸從一個偏遠貧困縣,發展成為宜居宜業的魅力之城。
進入新時代,特別是納雍歷史性的脫貧摘帽以來,民革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特色,不斷完善定點幫扶體制機制,持續打造定點幫扶工作品牌,探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生動實踐。
——一以貫之,“全黨參與、重點結對”的幫扶機制進一步深化。
早在2018年11月,民革中央首次在納雍召開全國性民革定點扶貧工作會議時,就明確北京等7個東部民革省級組織結對幫扶納雍縣7個極貧鄉鎮,民革中央企業家聯誼會與納雍縣政府、民革貴州省委會與納雍縣玉龍壩鎮分別簽訂幫扶共建協議,另有部分民革省級組織參與幫扶,正式形成“全黨參與、重點結對”的“7+1+1+N”幫扶聯系機制。
多年來,這一幫扶機制不斷發揮新作用,民革全黨為納雍提供智力支持、爭取政策傾斜、助推項目落地、幫助招商引資,打造了一批工作品牌,形成了一批示范案例,總結了一批典型經驗。
從2022年開始,全國30個民革省級組織全部參與定點幫扶納雍工作。特別是民革十四大后,民革中央成立新的定點幫扶工作領導小組,全面領導定點幫扶工作,各省級組織以組團形式參與幫扶8個重點鄉鎮。比如,民革江蘇省委會除動員省內13個市級組織力量外,還協同四川、陜西等省級組織推進對豬場鄉開展全地域、全領域幫扶工作。各省級組織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調整幫扶工作領域,民革幫扶工作格局實現了由“重點突破”向“百花齊放”的轉變。
——以點帶面,符合宜居宜業標準的鄉村振興示范點建設進一步深入。
鄉村振興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有重點、分步驟持續推進,久久為功。民革中央在幫扶納雍過程中聚焦綠色發展、人力資源開發、體制機制創新“三大主題”,以自身優勢發揮引領幫扶模式創新,努力把民革定點幫扶的“責任田”打造成為鄉村振興的“示范田”。其中一項重要舉措,是打造鄉村振興示范點。
示范點必須真正能走在前、作示范。民革中央和納雍縣政府在前期工作基礎上,在13個村(社區)開展示范建設,并優化示范點結對幫扶關系,在規劃編制、產業扶持、技術指導、干部培訓等方面給予傾力支持。
鄉村振興、助推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是為農民群眾而興、為農民群眾而建。民革中央特別強調在提高鄉村基礎設施完備度、公共服務便利度、人居環境舒適度等方面多辦實事、多做好事,以期達到以小見大、以點帶面的效果。
例如,民革北京市委會引進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鄉村振興工作站等項目在羊場鄉曾底壩村落地;民革天津市委會深耕“茶稻飄香,醉美新民”為主題的特色鄉村振興發展路徑,極大助力了當地產業發展和人居環境改善。
——優化整合,“地域+領域”組團式幫扶開局落子、穩健前行。
去年是畢節試驗區成立35周年,中共中央統戰部制定了《關于統一戰線“地域+領域”組團式幫扶畢節的工作方案》,對包括民革在內的民主黨派參與畢節貫徹新發展理念示范區建設提出了新要求。根據統一部署,民革除定點幫扶納雍縣外,還牽頭開展對畢節人才領域幫扶工作并參與其他領域幫扶。
“地域+領域”是一個新提法,而在實際幫扶工作中,民革一直不乏類似的實踐和探索。結合自身智力優勢、資源優勢、聯系優勢和納雍實際需求,民革推出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幫扶項目。比如,聯合北京語澤公益基金會進行幼師培訓、推廣普通話,由省級組織開展納雍縣基層干部和鄉村振興帶頭人培訓,協調納雍教師、醫生跟崗培訓等。
明確新階段的幫扶任務后,民革更是迅速行動起來,起草落實方案、啟動工作調研,和中華職業教育社等單位座談交流,在畢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等地打造“地域+領域”組團式幫扶工作實訓基地……一系列舉措可謂開局穩、落子準,有力確保了“地域+領域”組團式幫扶真正實現“畢節所需,民革所長”。
舟至中流催帆競,擊楫勇進破浪行。當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五年過渡期已經過半,民革正以更高的標準、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持續扎實做好組團式幫扶畢節,特別是定點幫扶納雍縣各項工作。相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堅強領導下,民革定能不斷匯聚幫扶合力、深挖資源潛力,堅決完成好中共中央交給民革的這一重大政治任務。
團結報2024年3月30日一版
來 源:“團結報團結網”微信公眾號
作者 _ 黃昌盛 李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