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智慧與文明的結晶,開展非遺活態傳承是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的應有之義。結合工作中的感受和思考,全國人大代表、民革河北邢臺市委會主委楊瑞碩建議,構建非物質文化遺產人才培養體系,培養高素質產業發展人才。加快構建并落實非遺傳承人人才培養體系,多方位培養非遺發展所需的創意設計、生產制作、經營管理、市場營銷人才。楊瑞碩認為,只有這樣,才能解決目前非遺類民間藝術的傳承人才危機、創新人才不足、營銷人才奇缺等問題。
楊瑞碩建議,以博物館式和生產基地式并舉,切實保護傳承和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各級政府應更多地扶持建立非遺類民俗博物館,并給予政策傾斜,推動其成為集館藏展示、技藝傳承、研發創新為一體的綜合基地。同時,切實做好非遺工坊、非遺會客廳的規劃和發展扶持工作,以非遺公益課、曲藝書場、非遺體驗小課堂等形式,充分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
“政府作為文化產業最大的投資者和消費者,應更多地從市場上采購各種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各級政府應以文旅融合為導向,將非遺展演展銷融入旅游環線項目,推進非遺產品進景區。”楊瑞碩說。楊瑞碩建議針對非遺類產業出臺專項稅收政策,減免有關稅費,國家有關部門應充分考慮到非遺類產業的特點,從扶持保護以及讓其更好地發揮社會效益的角度出發,制定出專項稅收政策,給予其稅收的優惠和減免,幫助其更好地生存發展。
來源:團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