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兼程,春華秋實。75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的廣東,更是以“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進程中譜寫了勇立潮頭、開拓進取的壯麗篇章,為推動全國改革開放作出了示范、提供了借鑒。作為祖國和南粵大地輝煌巨變的親歷者、見證者和參與者,我深感自豪與激動。
75年來,民革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的參政黨,繼承發揚孫中山愛國、革命、不斷進步精神,在宋慶齡、李濟深、何香凝等前輩的引領下,矢志不渝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致力于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和促進祖國和平統一,與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德,在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偉大斗爭中并肩作戰,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進程中攜手前行,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親密合作,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
回顧總結民革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肝膽相照的光輝歷程,回顧民革通過人民政協積極開展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履職實踐,我切身體會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這一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的獨特優勢。它打破了西方兩黨制或多黨制的局限,創立了由“共產黨領導、執政,多黨派合作、參政”的全新政黨關系模式,既保證了國家的穩定與發展,又充分激發了各民主黨派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特別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十六字方針的提出和完善,更加激勵各民主黨派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事務管理,帶動其成員及所聯系的群眾積極參加國家建設,在各自的崗位上貢獻力量。
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對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中國新型政黨制度高度重視,多黨合作舞臺更加廣闊。在民革中央、中共廣東省委的正確領導和中共廣東省委統戰部的具體指導下,民革廣東省委會全面加強自身建設,心懷“國之大者”、牢記責之重者、聚焦民生關切,不少提案建議落地見效。
新使命、新起點、新征程。我們相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必將煥發出更加旺盛的生機與活力。民革廣東省委會將傳承與黨同心、愛國為民、精誠合作、敬業奉獻的多黨合作優良傳統,按照“四新”“三好”要求,“舉旗幟、聚人心、重創新、謀發展”,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聚焦中共廣東省委“1310”具體部署,積極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職能,充分發揮新型政黨制度優勢,以高質量履職為積極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的廣東路徑作出廣東民革應有貢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民革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民革廣東省委會主委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