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網山東報道) “當前,我國非常重視傳統文化的研究闡釋和宣傳教育,從國家層面上進行大力倡導和支持,基層也很期待、很殷切。”全國人大代表,山東藝術學院副院長、山東省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民革山東省委會副主委劉曉靜連續12年建言獻策,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更是格外關心,她提醒:如何將“文”進行“轉化”卻存在中間斷層,如何搭建好連接“上”“下”的文化橋梁亟需關注。
“國家每年在傳統文化的研究和傳承上都投入大量精力物力財力,做了很多好的文化項目,”劉曉靜指出問題所在,“但這些項目多停留在學術層面,成為書刊、論文等學術成果集合體,未能很好的轉化成百姓能夠聽得懂的話語,流入百姓家中,走進百姓心里。”
究其原因,她認為在于學術語言的轉化不足。一方面是“殿堂”里的、校園里的學術流派,所謂名師,太過專業,而難接地氣;另一方面是民間的學術派,所謂“明”師,因為身份原因、學術研究不系統等原因缺乏與官方的有效溝通,也難以受到正統學術思想的接納和認可。她以抖音上的現象舉例,很多講傳統文化的老師,粉絲量很大,但因不受學術圈中專家學者以及官方的認可,很難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因此難以長遠發展。
“傳統文化的傳播在民間,民間是文化最有活力的地方。”劉曉靜說,她因此建議,在專業學術研究闡釋和宣傳中間,做好“翻譯”和“轉化”工作,融合專家學者和民間優秀代表之力,既講好專業話,又吸納民間優秀解讀,打通血脈傳播,將優秀傳統文化傳輸向每一根毛細血管。
轉自:中華網·山東頻道 作者:陳雅雯